社区风采 | 富源县回隆社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2023年6月2日16:16:18社区风采 | 富源县回隆社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已关闭评论
广告也精彩

回隆社区隶属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距县城9公里,居委会下辖7个居民小组,8个自然村,有农业人口838户3232人,有回族人口2328人,占总人口的72%,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地。近年来,回隆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共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维护平安稳定的和谐家园”为工作目标,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面多点发力,推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出民族团结、民风文明、社会和谐的良好风貌,社区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云南省旅游特色村,云南省美丽乡村。

社区风采 | 富源县回隆社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民族团结进步+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石

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依托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助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打牢经济基础。

一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社区党组织努力在补链、强链、延链上谋篇布局,充分发扬“牛汤锅”特色餐饮文化资源,由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投资建成专业屠宰场,冷链车间和肉酱、牛干巴等熟食生产线,开发产品种类10余种,并依托本地能人、网红,打造回隆社区乡村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校企合作电商直播培训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20余万元,逐步形成村里养牛、社区屠宰加工、汤锅店及电商线上销售的三产融合的“回隆牛经济”全产业链格局,进一步增强社区汤锅经济主导产业的辐射力、牵引力、带动力,截至目前,“回隆牛汤锅经济”全产业链产值已达4亿元左右。

社区风采 | 富源县回隆社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让闲置土地变良田,留住乡愁的同时实现地荒业不荒,社区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村推广种植晚秋红心桃,由社区合作社免费提供树苗和技术给农户,农户自己选择种植面积和后期管养,桃树挂果后,农户可自行销售或由合作社代售。2022年,500亩晚秋红心桃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带动46户脱贫人口及三类监测对象户均增收5000元。

社区风采 | 富源县回隆社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三是经营主体活力强劲。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入资控股、社区干部带头参股、乡贤示范入股等形式,动员社区居民通过资产资金入股等方式筹资1000万元,成立回隆社区农民股份有限公司及各村民小组分公司,社区农民股份有限公司在运营屠宰场、村集体种养殖业、农文旅融合产业的基础上,通过与周边旅游公司、农家乐等合作、提取管理费、服务费、流量费,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资金入股、资产折价入股分红、组织务工服务提取服务费,2022年实现创收100万元。实现公司能赚钱、集体能壮大、群众多收益,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和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民族团结进步+人才振兴”,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为保护传承发扬汤锅文化、发展汤锅经济,带动社区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社区党总支组建乡贤会,利用每年中秋、春节等节假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鼓励发展汤锅经济效果较好的乡贤在保护传承地方特色餐饮文化、实现提质发展、做强做优品牌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乡邻共同致富,开辟从学徒到老板的“复制型汤锅经济”共富路。截至目前,全社区共有280余户农户外出开汤锅店,其中县外有220余户,县内有60多户,遍布全省各地,有的已经开到了省外,其中“拽米线”“回一回”等知名品牌已经形成品牌连锁店,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目前共有加盟连锁店18家。

“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振兴”,绽放乡村振兴文明之花

回隆社区始终坚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将文化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融合。在社区、居民小组、清真寺等人流密集场所,制作张贴民族团结宣传展板18块,民族团结宣传标语长廊30余条,绘画民族团结墙画200余平方米,入户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充分利用公众号、QQ、微信、抖音及网格服务群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基本知识共计800余条。争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探索出以“回汉同心、心心相融、融荣与共,共美回隆”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绘就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民族团结美丽画卷。积极开展“养老敬老模范”“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提升人居环境评先进、树标兵”“优秀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倡导孝老爱亲、夫妻和睦、回汉同心、科学教子、邻里互助等家庭文明风尚,共评选表彰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人,“养老敬老模范户”47户、“提升人居环境庭院户、标兵户”16户、“优秀教师”3名,促使各族居民群众道德品质向好向上发展。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观落细落小,以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进“五个认同”,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基石,乡村振兴文明之花常开长盛。

 社区风采 | 富源县回隆社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振兴”,厚植乡村振兴绿色底蕴

产业发展是幸福生活的基石,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的底色。回隆社区量身定制村庄编制规划,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回隆驿·生活”主题,按照“1+4+N”的建设框架,打造1条生态观光原味体验带,龙湖品味、保家雅味、张家百味、下村回味等4个主题生活体验区和现代智慧农业、林下生态种植、产业链延伸、生态康养徒步、“富源味道”集群、休闲度假山庄、万亩森林氧吧等N个点位,加快打造形成颜值高、生态优、产业强、服务全、农民富的特色品牌乡村,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接待旅客2.5万余人次,按照每人平均消费300元计算,每年能带来750万余元收益。3村“两污治理”、强弱电、人饮管网同步入地,安装灯带1.5千米、路灯200盏、沿线造景2千米。房前屋后打造“微菜园”“微果园”“微景观”,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群众素质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让各族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形成乡村振兴美丽样板,厚植乡村振兴绿色底蕴。

 社区风采 | 富源县回隆社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民族团结进步+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社区党总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党建统领社区全局有机融合,创新干部管理机制,推行社区干部“轮值当班”制,社区11名干部循环排班,轮值主持社区一天的工作,并实行首问首办责任制,全流程参与安排社区工作、督促工作进度、总结工作经验,既能锻造“领头雁”干部队伍素质,又能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拉近干群关系。建立“一日一轮值”责任压实到人、“一周一清单”任务精确到项、“一月一总结”干部下沉到户、“一季一评比”典型选树到榜、“一年一考核”治理抓实到组的“五个一”创新做法,增强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社区干部服务水平和效能,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建强战斗堡垒。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双重管理制度,凝聚在外乡贤成立理事会、工作站,定期召开民族团结乡贤会议,商讨解决群众各类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全面履行党员双重义务,为乡村振兴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组建1支社区服务团队,7支应急突发事件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与回隆建设同行,我们永远跟党走”社区公益行动,树立起“和谐社区建设、你我同参与”公益型服务旗帜,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8600余件,共同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帮共学共乐的和谐氛围,坚定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来源:富源县创建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 城市民族公众微信
  • 扫一扫加入我们
  • weinxin
  • 城市民族手机版
  • 扫一扫别有洞天
  • weinxin
广告也精彩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