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 加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倒生根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实践探析 云南省普洱市居住着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26个民族,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富集,文化绚丽多彩,是民族文化大观园,地方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先后创建为全国文明城... 2023年2月28日 理论实践加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倒生根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实践探析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完整社区试点开启!会给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社区环境、优质的社区服务等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做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2... 2023年2月24日完整社区试点开启!会给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人民网评:融入新型城镇化,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今后将融入新型城镇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推... 2023年2月7日 理论实践人民网评:融入新型城镇化,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张少春: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民族事务治理领域,要不断促进各民... 2022年12月30日 理论实践张少春: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唐胡浩: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25亿少数民族人... 2022年12月27日唐胡浩: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李东: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旅游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11月11日李东: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8月31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6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摄 8月31日,十三届全国政协举行第6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主题是“促进各民族... 2022年9月20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杨洋: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全方位嵌入的重要举措。我在云南开展自主调研中,发现全面系统的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手段载体还不够丰富,宣传引导的“有形有感有效”还需加强。由此... 2022年9月16日 理论实践杨洋: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新疆考察时,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强调要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2年8月2日 理论实践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理论实践 云南如何协调城市民族关系?——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2022年7月29日云南如何协调城市民族关系?——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俊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